一加一大于二 徐港電子北斗/GPS雙模車載導航應用體驗
作為車主,最關心的事情不是我的導航到底使用的是何種技術,而是導航能不能快速搜星、精準定位、穩定導航。所以無論是北斗導航還是GPS,或者是北斗/GPS雙模導航,對于車主來說,誰更快更準更穩定,那自然就應該選誰。
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發展至今天,目前在軌工作衛星16顆,在中國及周邊地區,北斗系統已基本實現覆蓋并可正常提供服務。在產業化應用當中,北斗系統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在市場中也逐漸取得了一席之地。深圳徐港電子有限公司作為北斗系統車載導航應用的先驅開發者,目前已有多款北斗/GPS雙模車載導航產品可以進入市場,在車主的實際使用過程中,北斗/GPS雙模產品并不僅僅是額外增加了一套定位系統那么簡單,一加一的實際效果要遠遠大于二。
北斗搜星 不弱于人
北斗系統雖然是個新興的導航系統,但是其潛力之大、發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北斗系統已有16顆在軌工作衛星,雖然在數量上與GPS的24顆衛星尚有差距,但國內北斗車載導航的搜星數量與速度,并不弱于GPS。
廣東地區徐港北斗/GPS雙模導航的搜星數量對比
在實際應用當中,我們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中國北方如沈陽等地,北斗的搜星數量略低于GPS,北斗導航衛星和GPS衛星形成了很好的互補。而在南方地區,北斗的搜星數量有時候甚至會超過GPS!這固然與目前北斗系統的衛星數量和分布有關系,相信在未來北斗衛星的數量逐漸增加后,這個問題將不復存在。在搜星速度上,我們發現,車輛在隧道中是無法搜星的,當車輛一出隧道,最先搜到的是北斗系統的衛星,然后才是GPS的。經過測試,北斗系統的搜星速度也不弱于GPS。
一加一大于二
毋庸諱言,與成熟的GPS系統相比,北斗系統稚嫩的猶如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然而北斗系統獨特的技術優勢,是GPS所不具備的。北斗導航同時具備定位和通信雙重功能、無通信盲區、獨特的中心節點式定位處理和指揮型用戶機設計等特點,均體現出了北斗導航系統的價值所在。而GPS作為統領市場幾十年的老牌衛星定位系統,其優勢也是北斗導航無法比擬的。
北斗/GPS雙模車載導航彌補了兩套定位系統的不足,北斗+GPS雙模芯片的推出降低了北斗系統的使用門檻,有利于推進北斗系統民用的進程。在高架橋、一線天等惡劣的環境下,路測實驗已經證明,北斗/GPS混合的車載導航更具有優勢,其精準性和收星強度直逼GPS。(注:以下測試圖片中所使用的北斗+GPS雙模芯片均采用和芯星通出品的高精度SOC芯片)
北京地區徐港北斗/GPS雙模車載導航搜星情況
江蘇地區徐港北斗/GPS雙模車載導航搜星情況
沈陽地區徐港北斗/GPS雙模車載導航搜星情況(美行地圖顯示界面)
鄭州地區徐港北斗/GPS雙模車載導航搜星情況
重慶地區徐港北斗/GPS雙模車載導航搜星情況
用戶體驗不是單純的數學計算,北斗/GPS雙模車載導航的優勢,并不僅僅是將兩套系統簡單的融合在一起,用戶體驗的提升是成倍的。試想一下,在使用時,GPS的9顆星加上北斗的9顆星,一共18顆星為你做精準定位;最重要的,使用北斗導航系統定位的車輛,就如同裝載了一顆穩定的“中國心”!美國的棱鏡門事件從另一個側面告訴我們,信息安全的必要性會讓更多中國人的選用我們自己的導航系統!

本文標題:一加一大于二 徐港電子北斗/GPS雙模車載導航應用體驗
本文原地址:http://www.cdztone.com/news/NewRealShot/201307/4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