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Google技術總監轉戰車聯網 推安卓語音導航產品
隨著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火熱發展,目前移動支付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經異常火爆。相對來說,汽車行業的車聯網發展速度可是落后了一點。當我們的手掌對 Android、iOS都了如指掌時,不少車主回到車內卻還要忍受WinCE系統的預裝車載終端,以及終端上那極小的屏幕與繁復的按鍵。前Google技術總監邸爍認為,就像當年LCD迅速取代CRT顯示器那樣,車載終端即將迎來的顛覆時代不再遙遠。
基于 Android4.1 系統深度定制;一塊 1024×600 的 8 英寸屏幕;可全局語音控制實現導航、聽音樂、找附近加油站/ 餐廳等各種在移動互聯網上能完成的任務;通過配套應用可將手機屏幕直接投射到車載終端;適配大眾幾乎所有車款車型。這就是邸爍和他的小伙伴在不到半年的創業之路上交出的成績單。
事實上,自去年 7 月公司成立以來,智歌已經完成了兩代產品的開發,目前正處在試銷階段。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完成產品研發,除了團隊因素外,一個剛性原因是邸爍在深圳還有一家生產車載終端的工廠。
智歌第一代產品樣圖
在邸爍看來,車聯網領域需要完成的顛覆實在太多,變量也太多,現在就談車聯網為時過早,一定要先有“端”,才會有“網”。所以,智歌做的事就是想把老舊的 WinCE、小屏、繁復的按鈕干掉。
當然,干掉 WinCE 我們還有一些更簡單實用的辦法。比如買個車內專用手機支架,直接放我們的手機,不僅省錢,還省去了手機與車載終端的內容同步問題。這也是目前很多車主的普遍做法。但邸爍認為,這首先涉及安全性問題,“小屏幕+ 觸控操作”意味著在使用時需要較高的控制精度,相應的也需要用戶集中更多的注意力,對駕駛者而言就意味著更高的安全隱患。這絕非長久之計。另外,所謂車聯網,意味著還有車的參與,手機的 OS 對于外部設備的控制能力很弱,想要實現和車的無縫對接需要對 OS 的底層做深度的改造絕非旦夕之功。
特斯拉內嵌17英寸車載屏幕
談到對 2014 年車聯網的發展預期,邸爍先總結了 2013 年車聯網的三件大事:蘋果發布iOS in the Car;Tesla 及其 17 寸車載大屏席卷全球;Google 搞的 Android 汽車開放聯盟(OAA)。他認為,巨頭的高調進入,將會強力教育和引導市場,給整個產業帶來方向和產品標桿,積聚的能量會迅速得到爆發,資金和資源得到匯聚,形成大勢。
2014 年將有既懂互聯網又懂車載的企業順勢而動,通過技術和產品體驗的領先優勢脫穎而出,通過認真取悅消費者和擁抱互聯網獲得口碑,打破戰國混戰的局面。Apple 和 Google 搞的都是前裝,必將和車廠有一番長久博弈,這將給后裝廠商留出巨大的空間。從長遠上看,無論前裝還是后裝,最終硬件會逐漸標準化,軟件、服務和整合體驗才是最終的制高點。未來兩到三年,將迎來這個產業的高速發展期,車載這塊屏也會成為各大互聯網公司爭奪的新焦點。
現任智歌董事長的邸爍此前除了擔任過美國 Google 公司的技術總監外,還在 1998 年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任研究員,主持研發了微軟第一個非特定人漢語語音識別系統。2007 年,邸爍將 Android 手機操作系統引入中國并一直負責其在大中華地區的研發、合作與推廣工作。智歌的總經理陳明輝此前曾是盛拓傳媒集團旗下的汽車之家、泡泡網總經理。團隊目前約 20 人。去年 7 月公司成立之初,幾位創始人自己做了一輪天使,到 9 月則拿了華創資本千萬級人民幣的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