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參加即將在下周啟幕的上海國際車展,特斯拉品牌傳播全球副總裁李嘉圖(Ricardo Reyes)來到中國。
這是特斯拉第一次在中國參加大型國際車展。去年,特斯拉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到訪中國時,正值北京國際車展,但特斯拉并未參展,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是互聯網科技交通工具,而非汽車。
顯然,馬斯克的這個想法已經變了。他的“傳播特使”李嘉圖在接受中國記者采訪時,不斷地強調,特斯拉是一個高科技的豪華汽車品牌。
在今年的上海國際車展上,特斯拉不僅設了展臺,還將在車展期間發布三組新的車身顏色:深海藍、曜石黑和琥珀銀。
“對于參加上海車展我有些擔心,”李嘉圖對記者說,“我擔心參加上海車展時的感受會跟我參加日內瓦車展的感受一樣,就是這些大汽車廠商們依然表現出創新的匱乏。”
再跨中國檻
和幾乎所有的傳統跨國汽車制造商一樣,特斯拉把中國視為其全球戰略版圖上的重要一環。不過,這個如此關鍵的環節,近年來卻遇到了不少麻煩,不僅銷售計劃進展緩慢,管理團隊不斷換血,外界的爭議也一直不斷。
“我們的確碰到了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并不是沒有解決辦法,”李嘉圖說,“并不是公司或是產品出了什么問題,而是我們對中國的預期出了問題。”
在李嘉圖看來,特斯拉的首要目的,應該是說服公眾,電動車是優于傳統燃油車的,這項普及和教育市場的工作,需要更多耐心,也正因如此,特斯拉很難像其他普通汽車廠商一樣,把銷量目標放在首位。
事實上,特斯拉中國也在不斷地修正和完善具體的戰略步伐。特斯拉中國官方提供的資料顯示,其在2015年有四大項最為關鍵的任務。
第一是提升用戶體驗,并提供更多本土化的服務,以加速響應市場需求。
除了向老車主免費提供家用壁掛式連接器和車輛通用移動充電器外,特斯拉中國還在北上廣深等7大城市實現車輛置換服務全覆蓋,并于今年4月13日在中國率先推出了保值承諾服務。
第二是加強傳播,更清晰地傳達電動汽車的先進技術和產業構想。
第三是加強與政府和產業合作伙伴的合作關系,推動中國新能源車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圈的建立。
目前,跨過中國的政策門檻,也是特斯拉需要迎戰的一大難題,尤其是在北京這個重要的市場上,特斯拉車主不僅不能享受新能源汽車的購車補貼,還必須以購買傳統汽油車的身份參與搖號。
不過,最新的進展是,隨著特斯拉于3月24日獲得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牌照后,特斯拉已經獲得了上海、杭州、廣州、西安和武漢等城市的新能源汽車政策支持,而在多個搖號限購的城市中,上海、杭州和武漢也給特斯拉車主的牌照獲取亮了綠燈。
“關于在北京,最新的好消息是,特斯拉車主將不受限行政策的影響。”李嘉圖表示。
在構建生態圈方面,特斯拉也提出了開放專利,并加強本地采購。特斯拉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特斯拉在中國采購的費用達到了2.5億美金。此外,特斯拉還在本地積極培養零部件供應商。
最后一項任務則聚焦在社會責任層面,發起公益項目,推進中國環保和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顯然,正經歷低潮的特斯拉對于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和梳理。
最怕常規
在李嘉圖加入特斯拉時,后者還只是一個不到300人的小公司,當時公司生產的Roadster雙門跑車并不被外界所看好。
“很多人覺得,特斯拉就是一個小孩,卻試圖要跟傳統汽車廠商這些成人來對話,簡直就是一個笑話,但恰恰是這一點吸引了我。”李嘉圖說。
在他第一次見到馬斯克時,這個一直扮演傳統世界叛逆者角色的人就帶他去參觀了當時還很小的Roadster電池工廠。正是馬斯克對技術的專業性和對創新的狂熱打動了他。
“我不太想做傳統汽車行業的一個職業經理人,我更希望在硅谷從事更科技化的職業。”李嘉圖說。
雖然對大多數缺乏創新的傳統車企表現出不屑,但對于蘋果、樂視等新興的造車勢力,李嘉圖卻持歡迎態度。
“我們的愿景是希望路上跑的是越來越多的電動車,只有特斯拉一家公司在努力不可能滿足所有的市場需求,我們需要更多其他品牌的廠商加入這個陣營”,李嘉圖說,“但現在經常有各種公司都在說他們要生產電動車,但等他們先真的生產出來了再說。”
在后續產品推出方面,李嘉圖透露,今年9月份,Model X會在美國推出,并很快進入全球各地市場,預計明年年初可以交付中國用戶,“我們所有在Model S身上所累積的經驗都會用到Model X這款跨界SUV電動車上,比如我們去年年底推出的雙電機全輪驅動技術。”
此外,2017年,特斯拉將推出目前正在研發中的Model 3,預期該車成本更低,尺寸也會較Model S更小,但定位依然是一款豪華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