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是汽車性能指標里的重量級參數,與車輛動力息息相關,但其概念卻較為抽象。也許你在聽專業人士特有專業范兒的跟你侃侃談論半個小時之后,依然對其一頭霧水。在這個講究效率的年代,這顯然是在謀殺聽眾時間。這個時候,你該聽聽布谷派怎么說,讓那些該死的專業理論都見鬼去吧,我們喜歡用地球人都聽的懂的大白話來跟大家聊聊扭矩是個啥玩意兒。
扭矩就是力氣
關于扭矩的專業概念,你可以去問問度娘,這里不CTRL+V了。如果用大白話來解釋,你可以把扭矩理解成力、力量,是讓汽車輪子轉動的力氣。
力氣從哪來?
通俗點說,力氣來自發動機,其實這是廢話,我不說你也知道。但是,燃油燃燒釋放的能量是如何轉化成機械能的,還是有必要普及一下的,他主要通過“奧托循環”來完成。那么,奧托循環又是什么,看下圖就明白了。
奧托循環通過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步驟將熱能轉化為驅動汽車前進的機械能。機械能通過發動機中的連桿傳遞給曲軸,再由曲軸通過復雜系統依次傳遞給驅動輪。
踩扳手與力臂
在最終解釋扭矩之前,我們先看個例子,換輪胎時,單單靠手想擰下車輪上的螺絲是非常困難的(具體可參見布谷派之前的文章【汽車牛人速成指南之 如何更換備胎】),所以這時候我們需要用腳去踩扳手,這樣無形中就增大了力量。這是個很簡單的原理,無非就是中學里學過的力和力臂的關系,如果施加的力不變,想增加力矩,辦法就是增長力臂。
抽象的扭矩其實很簡單
在活塞發動機中,活塞做往復運動,曲軸做旋轉運動,他們之間由連桿相連。在做功沖程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可以把連桿和曲軸的連接軸中心到曲軸旋轉中心的距離看做是力臂,這樣以來就很容易理解扭矩是怎樣產生的了,跟我們平時擰螺母是一個原理。氣缸做工向下運動就是力,力經過連桿施加到曲軸上,驅動曲軸旋轉,也就成了我們所說的扭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