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聯網”雙輪驅動 汽車業迎政策機遇期
近日,中汽協數據顯示,前十月汽車產銷數據繼續小幅回落至8%以內。此前,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預測今年全年汽車總產銷量為2383萬,同比增長8.3%。
盡管整體銷售數據低于市場預測,但其中不乏亮點。目前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以及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智能化將為中國汽車業“彎道超車”提供難得的機遇。
新能源汽車推廣有望提速
根據工信部裝備工業司信息,截止至2014年9月底,本輪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3.86萬輛,其中2014年累計推廣2.05萬輛,占推廣總量的53%。根據前兩批試點城市提交推廣計劃,2013年至2015年計劃推廣新能源汽車33.6萬輛,目前僅完成推廣目標的11.5%。
試點城市推廣配套政策落地進展較慢:截止至2014年10月底,全國30個城市(群)65個城市出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配套政策,分別占前兩批推廣城市名單的77%和74%。目前累計出臺推廣政策69項,其中2013年出臺5項,占比為7%,2014年1-6月出臺25項,占比為36%,2014年7-10月出臺39項,占比為57%。海通證券(14.17, 0.61, 4.50%)指出,新能源汽車售價偏高,對補貼政策依賴程度高,地方城市配套政策落地進展較慢,是新能源汽車推廣完成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海通證券預測,未來新能源汽車推廣有望提速。本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方案明確規定,試點城市必須接受年度考核,未能完成年度推廣目標將允以淘汰。與上一輪推廣不同,工信部定期公示試點城市推廣進度,顯示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戰略的高度重視,對地方政府監督效果大大強化。隨著各地配套政策的陸續落地,預計新能源汽車銷售有望在試點城市(群)全面鋪開,未來銷量增長進一步提速。
各路大咖爭相進軍車聯網
車聯網或重組汽車產業鏈,利用移動寬帶網絡將車主生活搬到云端,已經不是夢想,而是現實。
近日,中國移動[微博]宣布推出新型車聯網移動終端產品“和盒”,在4G網絡的支持下,整合物聯網產業鏈資源。今年10月,中國移動與德國電信簽署合資協議,成立車聯網合資公司。據介紹,合資公司依托德國電信在歐洲市場成熟的車聯網平臺技術,以及中國移動的網絡資源、本地業務開發運營經驗,面向車載前裝、后裝市場提供硬件、車聯網云平臺、系統集成和運營以及內容服務端到端的車聯網解決方案。
此前,中國電信[微博]和中國聯通(3.78, 0.03, 0.80%)已經開展了相關業務:2013年6月,中國電信車聯網智能交通信息服務系統在無錫首發上線;今年4月,中國聯通[微博]與愛爾蘭Cubic Telecom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給特斯拉[微博]提供汽車信息化全面解決方案,為中國的特斯拉用戶提供汽車信息化服務。
除了國內三大通信運營商以外,BAT也瞄準了這一市場。阿里巴巴[微博]與上汽合作布局車聯網、百度[微博]正在研發智能汽車、騰訊也推出了路寶盒子試水車聯網。
一份行業報告指出,國內車聯網滲透率已從2010年的4%,增長到2013年的6%,預計今年進一步增長到7.5%。按照2013年12670萬輛車計算,7.5%的滲透率下一臺車聯網設備估算為1000元,由此,車聯網的市場將有近100億元的規模。預計2018年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390億歐元,帶動的軟件和地面設施以及各種服務可能達上萬億規模。
山西證券(10.69, 0.39, 3.79%)指出,新能源汽車和車聯網是未來汽車行業的兩大趨勢,政策支持非常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各項鼓勵政策的盡快落實。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在出席16屆高交會“新能源汽車及車聯網產業發展論壇”時表示,中國政府將堅持發展新能源汽車戰略不變,并將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和車聯網支持力度。
可預見的是,車聯網及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行業的發展新動向,兩大產業將迎來政策機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