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自動駕駛是今年的熱點,從谷歌推出“無人駕駛汽車”以來,從沃爾沃、寶馬到日產、大眾等紛紛推出自動駕駛計劃,同時IT廠商諸如百度等也在蠢蠢欲動,自動駕駛正在由理想快速向現實邁進。而作為汽車安全領航者的德爾福則表示,主動安全與自動駕駛相輔相成,也是通往自動駕駛的必經之路。近日,“汽車主動安全技術在中國市場的應用前景圓桌論壇”上,德爾福邀請各路專家一起就主動安全和自動駕駛的發展進行討論。
主動安全技術將成明后兩年熱點
“從2016年開始上市的汽車中,將必備主動安全技術”。德爾福電子與安全事業部全球副總裁、亞太區總裁王展同時還表示“第三方的分析表明未來五年中國汽車的主動安全的市場容量將增加3倍,遠遠超過其他技術。”
汽車安全包括兩大塊,被動安全和主動安全,被動安全就是保險帶還有一些汽車撞擊以后,有一些吸收撞能的設計,在之前已經把事故傷亡率降低了很多,美國曾統計過百萬英里傷亡數近20年的變化,在20年以前是6%,現在是2%,但這已經到了臨界狀態,再下去就需要新的安全技術介入,那就是主動安全技術。
主動安全技術就是通過電子軟件技術,結合雷達跟攝像頭來輔助駕駛者。主動安全技術是為了能夠提前預知可能發生的事故,提前給駕駛者警告并贏得寶貴的時間,協助駕駛員來采取一些措施,減輕事故的碰撞強度或者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數據表示,76%的車輛事故是由于駕駛員的失誤和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歐洲曾有調查顯示,如果駕駛員能夠提前0.5秒以內采取措施,可以避免60%的追尾事故,30%的迎面碰撞事故,以及50%的路面相關事故,在國內可能更多。王展也表示“德爾福利用我們的能力,能夠為社會公眾做些宣傳,做些努力,盡快普及這樣一個主動安全技術的應用,為進一步降低中國道路的交通事故率奉獻我們自己的一點力量。”
中國正進入交通事故傷亡率拐點
世界銀行2003年曾經做過一個報告,總結了88個國家從1963年到1999年的一個數據集,梳理出來一些交通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第一交通安全特別是事故死亡率是和經濟發展有關聯的,隨著經濟的增長交通事故率是上升的,但是到了一定區間到達一個峰值后會出現一個拐點,交通事故率和死亡率開始下降。同時交通安全和全社會汽車總的保有量,人均保有量和總的行駛里程數據也是關聯的,也是先增后減的趨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主任王曉明表示,中國從數據上分析,70年代開始是持續上升的趨勢,到了2005年左右,進入到一個拐點開始下降。不過中國的交通事故受傷人數多,死亡人數也多,它證明了國內在交通事故之后的應急救助環節,和國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同時由于統計方法的原因,我國統計到的數據要比國外同等水平數據量要低。這都需要無論從技術上、管理上,政府應該對相關問題承擔相應的責任,并推動行業發展。
被動安全→主動安全→車聯網→自動駕駛
王曉明則更傾向于將主動安全技術與前一段熱門的車聯網技術結合在一起看:“基于車輛網這樣主動安全技術的發展趨勢,通過汽車自身的雷達、攝像頭,結合它的控制系統,以及和汽車相關的這樣一些車-車、車-路、車-網這樣一些網絡狀、網絡化的系統結合起來,未來解決交通安全,前景應該說是一個技術上的飛躍。早期的像這些剎車、轉向、照明,應該說安全技術1.0的版本,到了ABS、ESP等等,這些我覺得它應該還是汽車安全技術的2.0版本,但是到了我們利用這種雷達,利用攝像頭,利用車聯網包括GPS這樣的一個技術來應對或者解決交通安全這樣一個問題,我認為它是一個3.0,但是現在來看,實際上在中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1.0、2.0、3.0三個版本的安全技術,在中國肯定是混合使用、共同發展的局面。”
德爾福亞太區高級技術經理沈駿強表示:“我們主動安全系統是對駕駛員安全起到輔助作用,不是完全代替駕駛員來進行控制的,我們逐步開發和完善主動安全技術,目的也是為了向自動駕駛過度。自動駕駛目前是比較熱的話題,實際上包括德爾福在內的整車廠也好,供應商也好,我們做的是一個量產的產品,所以我們比較注重于從現在有關的量產產品開始做起,逐步向自動駕駛進行過渡。所以我們現在做的每一件跟主動安全相關的事情,都是為了我們今后能夠一步一步的有序的過渡到自動駕駛這么一個最終的目標。”
主動安全技術發展前景樂觀
針對最近的自動駕駛熱,蓋世汽車研究院也對這一熱點問題進行了調查,有一些結論數據如下:82%的人認為國內主動駕駛技術剛剛起步,90%的人認為會主動安全產品的配比比例會上升,同時有將近70%以上的人會認為未來5年整車廠里面的主動安全產品的配比將會超過30%到50%,而最重要的一點是76%的消費者是愿意為汽車增加主動安全技術而買單的,這些都是汽車主動安全技術行業非常利好的因素。
清華大學汽車學院教授宋健認為,當汽車主動安全技術系統占總車價的5%左右時候,汽車主動安全技術將會普及,而這則需要汽車廠商與安全技術廠商的協同配合,努力推動主動安全技術的發展和落地。
據全球知名經濟咨詢機構IHS環球透視汽車部門預測,截至2035年全球將擁有近540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到2050年之后,幾乎所有汽車將是自動駕駛汽車或自動駕駛商務汽車。作為達到自動駕駛技術的必經之路,今后將會有更多的汽車零部件、整車企業參與到研發推廣中來,共同推動汽車主動安全技術的加速發展。